
发布日期:2025-03-21 21:39 点击次数:203
秦朝左丞相李斯原本为楚国上蔡人高杠杆风险,年轻时曾做过郡里管理粮仓的小吏,也是这段任职期间,李斯从两只藏身不同地方的老鼠身上得到了一些启发。
在粮仓附近厕所里的老鼠不仅吃的不好,只能以不干净的东西充当食物,而且还会当人或狗走近时受到惊扰。而藏在粮仓里的老鼠,不仅不用担心受到惊扰,每天都有吃不完的上好粟米。
李斯见此有所启发,感慨叹息说道:“人就同这两只老鼠一样,有才之人也要看他所处的环境如何。”
于是李斯辞去官职,拜当时非常著名的大师荀子为师,学习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权谋之术。学成之后,李斯对战国七雄做出分析评估,最终决定前往秦国发展,建功立业。
展开剩余77%从一介庶人做起,先后成为秦国相邦吕不韦的门客,再到宫中郎官,从而获得游说秦王机会,成为秦国客卿,后又升为九卿之一廷尉,最终官拜秦朝左相,深受秦始皇的宠信。
那么李斯发迹真的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得到的启示吗?
虽然“仓鼠之论”给了李斯一定的启发,但归根结底还是追求名利富贵才是李斯的主要动力,其次是战国乱世给了李斯施展心中抱负的机会,最后再加上秦国的强大才最终成就了李斯。
李斯向老师荀子告辞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:“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,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。卑贱贫穷之人不想求取功名利禄,就像行尸走肉般勉强苟活。与世无争不是士子该有的性情。”
可见李斯并不完全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得到的启发,关键在于李斯早就受够了卑贱的身份和贫苦的环境,他想要改变这一切,想要飞黄腾达,而“仓鼠之论”不过只是一个借口罢了!
李斯心中虽然也有国家大义,但他更在意看重自己的得失。《谏逐客书》我们都有所耳闻,而李斯写此篇弘论的本意是为了来之不易得到的名利地位,想继续留在秦国发展。至于他心中是否是真的是为了秦国强大而着想,答案是虽有但并不多,个人得失才是他内心的第一位。
为什么会这么说呢?李斯虽然再谏逐客一书中说的冠冕堂皇,但他的德行又怎么能和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、蹇叔、由余、丕豹、公孙支等人相提并论呢!
五羖大夫百里奚出任秦相时,辅佐秦穆公内修国政,外图霸业,倡导教化,重施于民,最终秦人辟地千里,统一西戎诸部,就连周天子也派使者前来致贺,最终使秦国实现春秋时期的崛起,位列春秋五霸之一。
但他劳累疲惫不乘车,酷暑炎热不打伞,走遍秦国各地都不用随从的车马,也不带兵士护卫。在去世时,秦国不论男女老小皆痛哭流涕,发出悲哀的呼声。而他的功名也被载于史册,德行被当成典范施教于后代。
再看李斯的所作作为,焚书一事便是李斯所建议,为此导致先秦时期的诗、书,以及诸子百家所有著作都付之一炬,化为灰烬,再有谈论者便除以极刑。秦始皇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,李斯也出了不少力。
而他成为秦相后,享受的荣华富贵一样不少,就连出行都有众多车马随行,秦始皇都认为不好,太过招摇。
后来秦始皇外出巡游病逝沙丘平台后,李斯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,荣华富贵,竟然帮助赵高、胡亥一同密谋策划了致使秦王朝迅速覆灭的导火索——沙丘之变。废长立幼,篡权夺位,祸乱秦朝。
天下大乱之后,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爵位和俸禄,又逢迎献媚,上书建议秦二世实行更加严厉的监督考察制度,致使秦廷朝堂上呈现一番“税以深者为明吏,杀人众者为忠臣”的景象,导致天下百姓负担越发沉重,一半人都受过刑罚,各地集市上每天都堆满了受刑百姓的尸身。
李斯最后也被赵高陷害入狱,最终被处以具五刑,同次子腰斩于咸阳集市,并夷灭三族。
李斯虽然对秦国、乃是大一统后的秦朝都立下重大功绩,但李斯此人更在意自己的名利得失,为此不惜抛下国家大义。
赵高策划的沙丘之变若没有他的帮助,几乎不可能成功,而秦王朝也不会如历史上那般昙花一现,迅速灭亡。说他是千古罪人都不过为,而李斯最终的凄惨结局也算是咎由自取,罪有应得!
文/历史紫陌阁
回味更多历史,下期更精彩。
文中图片来源网络高杠杆风险,侵删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低息配资查询_股票配资资讯_线上配资门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